close

展覽現場。 邵思翊 攝
  中新網杭州11月27日電 (邵思翊 章天啟)公元977年,河北定州靜志寺僧俗沿用唐代地宮,下葬舍利;幾乎同時,千里之外的吳越國王錢俶奉安“佛螺髻發”的雷峰塔在浙江杭州建成。2014年11月27日,兩地再一次結緣,打造最大規模佛塔地宮文物展覽,來自定州靜志、凈眾兩塔和杭州雷峰塔的近400件“國寶級”佛塔地宮文物首次亮相杭州,其中不乏“國寶級”文物。
  定州地處華北平原腹地,既是工藝精巧、佛法昌盛的城邑,又是中原與北方交往,中西文化匯聚之重鎮。1969年發掘的靜志、凈眾兩塔地宮,保存了精美的唐宋壁畫,還出土了數以百計的北魏至北宋時期供養舍利的金銀、銅鐵、陶瓷、玉石、漆木、玻璃器及絲綢珍品。
  展出的文物中,僅國家一級文物就有100餘件,隋、唐、北宋時期的金棺、銀塔便有9件。時代最早的舍利容器“大代興安二年”石函,最早的隋代鎏金銀塔、鎏金銀碗,北方地區最早的金漆木雕阿育王塔……均可稱為歷史之“最”。
  “定州靜志寺、凈眾院兩塔是研究中國古代佛塔地宮和舍利瘞埋制度的重要實例。”定州市博物館副館長杜會平告訴記者,地宮中文物跨越了4個朝代,其內容豐富程度在中國國內首屈一指,不少可謂是“國寶級”。
  定州、杭州兩地淵源正是源於靜志寺地宮中發現的鐵阿育王塔。在燈光的照射下,該塔呈現出淡雅的光暈,四角各立一隻金翅鳥,底板上還鑄有“吳越國王俶……養時乙醜歲記”共23個字。
  “當時吳越國王錢俶到開封去朝覲宋太祖趙匡胤,派人將鐵阿育王塔舍入佛塔地宮。在此期間,錢俶為奉安‘佛螺髻發’而造的雷峰塔也結頂建成,這其中一定有很大淵源。”浙江博物館歷史文物部主任黎毓馨介紹,作為阿育王塔的多年研究者,他曾趕赴定州研究該鐵阿育王塔,這最終促成了這次南北方佛塔地宮文物展。
  為與千年前的歷史相呼應,杭州雷峰塔地宮出土的鎏金銀阿育王塔塔身金棺內供奉著的“佛螺髻發”也在此次展出之列,“佛螺髻發”在佛教中地位可謂極為尊崇。這也2000年雷峰塔發掘以來的首次大規模文物展,出土的77件(組)文物均在此列,其中8件國家一級文物是第一次集體展出。
  當天,來自日本、韓國,中國研究中國古代佛塔地宮多位專家學者集聚在此觀摩出土的文物精品,並探討中國古代佛塔地宮及舍利容器、供養器具的發展演變規律。(完)  (原標題:浙冀近400件“國寶級”佛塔地宮文物首展(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83vifhf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